【亲笔】加里-佩顿:热火的球队文化究竟是什么
你们想知道热火的球队文化是什么样的吗?好吧,我先说一个故事。
2005年帕特-莱利刚上任热火主教练的时候,他就去招募了一批斗士回来。斗士型球员,你懂我的意思吗?莱利从1996年开始,就一直在招募我,合同到期后给我开了很大的合同让我去迈阿密。当时我拒绝了,因为我想留在西雅图完成未尽的事业,还不想就这样换队。结果2005年莱利在我职业生涯末期的时候又来找我,奥尼尔也来了,他就像我的兄长一样,后来他和莱利说服了我。就这样,莱利组建起那样一支热火队:奥尼尔、年轻的韦德、我和其他一些老炮,比如杰森-威廉姆斯和安托万-沃克。
我刚加盟球队,就感受到了热火固有的球队文化。很多人想了解热火球队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他们想知道迈阿密热火的“秘密”。为什么热火的球队文化能让外界如此好奇呢?一支五号种子队伍能站上总决赛的舞台,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如果你真的好奇热火的球队文化,那我就告诉你这个秘密:热火文化不光是赢球,更重要的如何赢。
如果能到达终点,爬也要爬过去;如果有战斗的机会,那么就拼到最后一颗子弹。这就是生活最佳的状态,永不满足,自我、团队永远保持饥饿感。可能你的态度和脾气会招致社交媒体上黑子们的攻击,但帕特-莱利清楚的是,你会在球场上对敌人重拳出击。
让我来告诉你吧,这些话不是鸡汤,不是口号,更不是电影里的情节。是的,我们有些不好的名声。外界不相信球队的文化,认为就是莱利把我们都变成了暴徒,认为莱利专挑那些刺头家伙们招募。我刚加盟热火的时候,主教练还是范甘迪,不过莱利早已为球队定下了基调,就像是那种你来到球队就必须认真工作,保持体型,我们就是为了成为冠军球队而努力,总冠军是唯一目标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是在莱利接任主教练工作之后,他想把球队凝聚在一起。我以为他要我们训练,结果把我们带去了电影院,看了《Glory Road》。电影讲的是1966年德克萨斯州西部的篮球故事,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里的主教练在埃尔帕索得到了一份新工作,他在那里没有什么资源,但是想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冲击总冠军,无论什么种族的人。最终他得到了想要的那些天赋球员,只是黑人比白人多,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位教练将这些人聚到了一起,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试图让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凝聚在一起,那就是赢球。于是,NCAA历史上第一支全黑人首发的球队诞生了,当然他们也赢得了胜利。
莱利选择带我们去看电影,而不是训练。更有意思的是什么你知道吗?现实生活中,莱利被电影里那支黑人球队击败过,他就是那支被击败的肯塔基队成员之一。离开电影院后我们甚至都不需要说什么,每个人都理解到了莱利的用意,也明确了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一支队伍,我们就是那支主角队伍,这也是莱利所希望的。
热火文化其实就是帕特-莱利的哲学,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知道你现在会想什么,很多球队都组织过看电影,每支球队都想赢球,这就能建立起球队文化吗?那岂不是每支队伍的文化都一样吗?当然不是,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帕特-莱利来维加斯招募我的时候,他让我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他告诉我如何能实现,以及有着怎样的期望。他让我了解到他是什么样的人,热火是怎样一支队伍。莱利不会说好听的话哄着你,他只会把未来摆在你面前,告诉你如果选择热火会很棒。事实证明,莱利不会说谎。
总的来说,热火文化归结到每个球员的身上,关键在于每个人的选择。你要或者不要,你坚持或者不坚持,所以我说这并不是每支球队的文化。而且老实说,这也是热火文化不适合所有球员的原因。总有一些家伙不愿意选择这样的文化,或者即使勉强选择了也很难持久。这些人可能认为自己能坚持下去,当然换个球队他们大概率就坚持下去了。同样的文化会促使一些人走向伟大,也会导致一些人原形毕露。热火文化会很快暴露一个人的缺点,因为帕特-莱利很清楚,机器上的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运转,要保证高效工作,就必须保证所有人在同一个步调上,从上到下运行流畅。只有如此强大的球队文化,才能让一支球队变得像个家庭。
跟你说说我一天来到热火的情况吧,我还记得呢。第一天训练莱利让我们做了冲刺跑,就是八、九年级学生会做的那些枯燥古板的东西,像是防守横移、挡拆掩护啥的。你知道吗?我爱死这些“枯燥”的东西了,我看了看身边的队友,他们同样非常热爱。我当时在心里想,一群NBA老将像八、九年级学生那样训练,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与众不同但非常真实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逐渐疯狂,让我彻底陷进热火的球队文化。
想知道当时还有谁和我一样吗?斯波尔斯特拉,这个家伙也陷进了热火的球队文化。要知道他当时连助理教练都不是,只是个陪练的家伙,主要对象就是韦德。结束录像室的工作后就陪着韦德训练弹跳之类的,当时斯波教练甚至都不会出现在场边板凳席,你懂我的意思吧?就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幕后工作人员。
这又是一个体现热火文化的典型案例,有多少主教练是从视频协调员开始做起的,然后成为球员的训练师,如今执掌起球队的教鞭,你能说出第二位吗?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热火文化与众不同的地方。斯波教练的成功不可思议,同时也离不开热火这样独特的球队文化,这也是热火一次又一次闯进总决赛的原因。所以你不能将热火这支队伍从争冠行列里踢出去,即使总决赛1比3落后也不能轻视他们。我藉由一个类似的经历继续这篇文章,你知道那个故事。
2006年总决赛,我们0比2落后于达拉斯。第三场回到迈阿密,比赛来到第四节中段双方打平,莱利喊了一个暂停把我们聚到了替补席。
赛季初我们在更衣室中央放了一个大金属桶,每个人都放了些私人物品进去,一些我们深爱的东西。媒体记者经常会问及那个金属桶,但没有一个人会说。有的球员放进了手镯,有的放进了硬币或其他东西,像是念珠、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等等。不仅仅是放了一件东西进去这么简单,背后有着更厚重的意义。我放进了我全家的照片,我深爱着我的家人,同样也深爱这支热火队,所以我将家人的照片放进了那个金属桶。
回到总决赛G3的最后六分钟,一整个赛季的努力到了最后的阶段。我们聚到一起后,莱利知道大家此时考虑的不是一场比赛的胜负,而是那些我们放在更衣室里的东西,那些躺在金属桶里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也是驱使我们走到总决赛舞台的动力。帕特-莱利深吸了一口气,集中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后说道:“好吧,我们已经0比2落后了,是时候做个决定了。你们自己选择,继续还是放弃,想赢还是想输。选择放弃也没问题,但是如果想继续,想赢球想赢总冠军,那么就拼一把,战到最后,筋疲力尽为止。”
伙计,我们做到了,我们拼到了最后。你猜怎么着,我们赢下了G3,赢下了G4,连下四城和一座总冠军奖杯。同样的精气神我在今年季后赛的热火身上看到了,我向你保证,斯波教练、帕特-莱利和他的门徒们,会在复赛园区的更衣室里重复2006年总决说过的话。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得坦诚。那天夜晚莱利说过那番话后,我说了点自己的东西。当时我已经37岁了,是球队里最老的家伙,我也清楚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莱利说完后,我站了起来,跟大家说了些话。具体内容不重要,知道是一些老将会说的话就行了。现在我想写下一些相似的话,送给正1比3落后的热火球员们:
外界都在质疑你们,放弃你们了,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冠军奖杯送给你们的对手。
然后开始欢呼,开始撒彩带喷香槟。
可是他们忘了一件事,你们尚未出局。
你们还站在总决赛舞台,还属于这里。
接下来的三场比赛是为了球队文化的尊严而战;
别让他们忘了,迈阿密热火是怎样的一支的队伍!
原文:Gary Payton
编译: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