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7日-2021年1月27日:科比-布莱恩特 曼走
2020年1月27日凌晨4点
……
“What!The!Fuck!艹!”
……
“明天和意外,哪个又会先来呢?唉……”
……
“Mamba out.”
……
“艹”
……
那天凌晨,熬夜修仙的我,睡意朦胧的双眼,被闪着微弱荧光的手机屏幕映成了偏暗的灰蓝色。
突然,带着推特标志性蓝光的推送,从手机屏幕的上方闪出,内容还没有映入我的眼眶,白色框边的刺目亮光,已经让快要进入梦乡的我烦躁不堪。
“什么东西啊!大晚上的还推推推、闪闪闪,要闪死我啊?”
眯了眯眼睛,适应了几秒钟的刺激后,略烦躁的我,眨眼补帧,看清了推送的内容。
“Breaking:Kobe Bryant&Daughter Die in Helicopter Crash!”
……
“*&¥¥%……哪个沙比媒体敢这样开科比的玩笑,不怕蜗壳60亿球迷一人一口唾沫喷死你们这群无良媒体吗?”
可是推送抬头大大的TMZ字样,可是推送里的事故现场截图,以我多年的相关从业者经验,内心诅咒着蒙受了不白之冤所谓无良媒体的我,察觉到了不妙。
再然后,铺天盖地的推送,寂静被打破的群、朋友圈,和凌晨四点的寂静,就如同环绕着在被窝里的我的可怖黑夜,马上就展露出狰狞模样,直接把我吞噬掉了。
我甚至不需要去查证,证明和证据自己就一条一条地继续刺激着我的眼球,刺激着我有些转不过来的大脑。
科比-布莱恩特,还有他那个据说足以继承他篮球天赋的Gianna,就这么的……这么的,以这样惨烈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那时候,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SB的世界,到底TM是怎么了?
为什么呀?
凭什么呀?
“What!The!Fuck!艹!”
………………
我们总以为陪我们长大的人,也会伴随我们慢慢老去,但你,偏执的你,固执的你,骄傲的你,在这件事上,做了最科比的回应。
我其实有想过,关于未来的事情。
从球迷的角度来讲,我一开始是阿伦-艾弗森的球迷。
而即便是AI场下生活糟糕、名声算不上好,并不足以匹配他球场上的成就以及贡献,但每一次,每一次,当身材略显臃肿的阿伦-艾弗森出现在76人的主场球馆,富国银行中心的费城球迷们,从来都不会吝啬对于这位费城之子的赞美、掌声和欢呼。
还有那位至今被认为是最为忠诚的凯文-加内特球迷,他年轻时的肆意狂舞,那为人父后的内敛,以及“三顾茅庐”后情至深处的感人狂舞,那印在不复以往、赘肉满满的胸膛上也一点不令人反感的“Welcome Home KG”,那伟大球星和死忠球迷之间的感情纽带,那凯文-加内特单手指天致敬后偷偷低头擦拭泪水的模样,令人温暖,令人动容,令人羡慕。
我当然有想过,若干年后,即便是垂垂老矣也应该老当益壮的科比,顶着依然锃亮的光头,一身帅气的皮衣,或许还需要和拉塞尔老爷子一样,拄着优雅的手杖帮助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行走,一经亮相斯台普斯,依然会毫无疑问成为全场的焦点。
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斯塔普斯各个角落,无数原本古井无波的中年发福大叔们,眼前一愣,然后瞳孔放大,一改往日在身边孩子们面前的威严模样,站起来,跳起来,为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个男人,欢呼,雀跃,兴奋,开心,不知所以。
一如这往前几十年的岁月中印在了骨子里的习惯。
解说员磁性的嗓音会在球馆的各个角落弹出回响:“让我们欢迎,湖人队永远的8号&24号,湖人队传奇巨星,5届总冠军,1次MVP,在湖人效力20个赛季,6英尺6英寸,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劳尔梅里恩高中,科比…………布莱恩特。”
那一定会是个同样让人泪流,让人艳羡,让人内心感慨万千的画面吧?
这样一颗湖人队历史上最璀璨的巨星,这样一个NBA历史上个人特色最鲜明的独特存在,这样一位让人爱恨交织的人,怎么能就这样,惨烈、惨痛、惨惨戚戚地离开?
这太荒诞、太离谱、太令人难以接受,这……太不公平了!
直升机上,还有科比可能会最喜欢的那个Gianna,那个似乎继承了科比一切的孩子。
2018年作客鸡毛秀,科比谈起女儿Gianna时那骄傲的姿态和话语,现在每一次重看,都让人心碎。
"最棒的事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球迷靠近我们对我说‘你该有一个男孩!一个男孩来继承你的篮球,你的传统,你的遗产!’这时我女儿在旁边挥挥手‘嘿!我就是那个孩子!’然后我对她说‘对你就是!你就是那个孩子!’”
以Gianna那遗传了科比的个性,或许未来很多年,Gigi和科比的斗嘴,那关于教练和爸爸的话题,关于打法的问题,关于未来的问题,都会是万千球迷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调剂。
可……
唉,明天和意外哪个又会先到来呢?
………………
与天斗、与人斗,与自我作斗争的科比,没能斗得过命运,可这个男人他偏执到,强硬到,甚至不给我们有机会看到他垂暮老去的模样。
他不允许我们像这些年得知那些名宿去世的消息时,只是短暂地感叹一下时光飞逝,感慨一番岁月无情,然后继续生活。
他把所有的精彩、震撼和遗憾,都留在了我们每个人如今的青春里,往后余生,我们可能都难以忘记他这种诀别。
……
可这也是典型的科比,typical Kobe Bryant,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不得不立起最高敬意的篮球运动员。
在科比这里,很多稀松平常的事情、事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比如十三顺位;
比如凌晨四点;
比如黑曼巴;
比如8&24;
比如
……
1999年夏天,菲儿-杰克逊签约湖人后,乔丹曾去洛杉矶去探访自己昔日的伙伴。
来到斯台普斯球馆,乔丹和科比在训练馆碰到了,而科比见到乔丹的第一句话,“你带鞋了吗?”
……
杰拉德-亨德森,09年的12号秀,新秀赛季对阵湖人的赛前,他和科比都曾提前到场训练,而科比在几次试投之后,判断出当天的篮筐偏低了大约四分之一英寸(0.64厘米)。
他淡定地喊来维修团队,拉梯测量,最终结果,四分之一英寸。
……
科比的纪录片中
主持人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达不到球迷对你的要求怎么办?”
科比脱口而出:“不可能。”
“他们对我的要求,不可能比我对自己的更高。”
……
“告诉安德烈,50分。”
2005-06赛季,湖人作客费城,二年级的伊戈达拉对上了科比,那场比赛,76人取胜,科比被一哥防得全场27中7,只拿17分。
赛后菲尔-杰克逊还说,从没见人把科比防得这么死。
关于科比的故事,又怎会如此潦草地结束,那个赛季第二次76人和湖人的对抗发生在洛杉矶,斯台普斯。
科比特意先来到客队更衣室“拜访”伊戈达拉,但却扑了个空。
他留下一句硬邦邦的话,“告诉安德烈,50分。”
那场比赛,湖人取胜,科比29中19,三分7中7,狂砍48分。
那也是为何,后来一哥在众多场合都宣称,他心目中,科比是仅次于乔丹的存在。
……
2015年11月30日,对阵76人的前一天,科比在《球星看台》宣布,2015-16赛季将会是他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20年职业生涯走到尽头,退役巡回开始。
那之后打76人的比赛,我特地放下了身边的俗事,坐在电视机前,就像以前追着央视寥寥无几的76人的比赛一般。
但是这一次,目光却牢牢锁定在那个24号的身上,看着他在弧顶投出的三不沾,那不像是对阵爵士菜鸟时期那会儿的三不沾,这三不沾看在我眼里,全是酸涩,心底还会有些些的难过。
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小飞侠不见了,那个成熟稳重却嗜血冷酷的黑曼巴也见不到太多了,现在的科比多了太多笑容、多了太多伤痕,也多了太多弱点。但最本质的科比,有些地方仍然没有改变,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站在赛场上,他仍然在付出所有,即便是投出三不沾。
果然,下一回合,他迎着考文顿命中干拔三分,他笑了,我也笑了。或许,这就叫没有遗憾吧,他没有,我、我们应该也没有。
“我曾踏足山巅,也曾进入低谷,二者都让我受益良多。”
科比辉煌灿烂、传奇瑰丽的20年职业生涯,这其中所有的一切我们都是最最幸运的见证者。
……
对这样一个球员,可能了解得越多,时间越长,你越可能会深陷于他的个人魅力之中。
什么时候我这样一名不那么喜欢科比的球迷变成了尊敬他的球迷?
可能是因为场边被医疗师掰正脱臼手指的身影?
可能是08年后漫天绿色彩带中披着毛巾满头大汗,落寞回头再看一眼对手的疯狂庆祝然后坚毅走向球员通道的背影?
可能是那支经典耐克广告里被所有对手恨之入骨却享受憎恨的仪态;
可能是09年赢得冠军科比那句“这是太长一段路了”的感慨;
可能是2012年34岁的科比一个人将球队扛在肩上连续10场30+的杀神模样;
可能是2013年那个拖着跟腱断裂的脚坚持两罚全中的偏执;
可能是跟腱断裂赛后那个原本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男人噙满泪水的双眸;
可能是退役战狂砍60分完美谢幕的他大汗淋漓、大口喘着的粗气;
可能还有那句潇洒经典的“Mamba out”
………………
离开不是告别,遗忘才是。
大卫-伊戈曼的《生命的清单》里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宣告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
第三次,又称究极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的死去,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
科比的失事,离别会上或欢笑或沉重的悼念,前两次告别,这就算划上了句号,但科比这样的家伙,他又似乎从未真正地离开。
又有哪位热爱篮球的家伙,会真正地忘记黑曼巴,怎么忘得了?
怎么敢忘记?
忘不了他惊世骇俗的81分;
忘不了他的5次总冠军;
忘不了他的MVP和两次FMVP;
忘不了他的11次最佳1阵;
忘不了他的9次最佳防守1阵;
忘不了他的18次全明星;
忘不了他的2次得分王;
忘不了他的后仰跳投;
忘不了他的举世无双;
忘不了他的巅峰和辉煌;
忘不了他的挣扎和伤病;
忘不了凌晨四点的洛杉矶;
更忘不了属于他,也属于整个世界的曼巴精神。
离开不是告别,遗忘才是。
………………
如果有一天你忘记了努力,我会把科比讲给你听。
(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