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前任“遗产”,图赫尔开启三中卫战术新边疆
攻陷布拉莫巷,切尔西在换帅后取得3胜1平的佳绩,笼罩在这艘豪华战舰周围的阴霾以已渐次消散。“潮牌”少帅图赫尔在前任“遗产”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改造,蓝军以熟悉的三中卫框架为蓝本,踢出了富有观赏性的攻势足球,让人们看到了这支球队的巨大潜力。
【三中卫优良传统,兰帕德遗失蓝军DNA】
作为最早在英超建立国际纵队的俱乐部之一,切尔西自肯-贝茨时代以来便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两次依靠三中卫体系取得佳绩的经历足以彰显蓝狮的卓尔不群。当年由维亚利和古利特联手缔造“文艺复兴”打开了英超国际化的大门,在孔蒂带领切尔西夺得英超冠军的过程中,三中卫风潮更是席卷英伦各个级别联赛。这两次带有浓郁意大利情结的战术试验,成为了切尔西成长为豪门过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三中卫已经融入了蓝军的DNA。
孔蒂铺陈的三中卫架构,萨里在建设技术足球时的思路,兰帕德提携的年轻才俊……上任后迅速整合前任遗产,图赫尔很快赢得了舆论的支持。
在执教蓝军的首个赛季中,兰帕德曾经常使用两套体系。433阵型用来打击中下游球队,到了强强对话时则主打三中卫阵型,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联赛双杀热刺、足总杯半决赛淘汰曼联便是三中卫体系的经典战例。
本季蓝军阵容升级之后,兰帕德放弃了阵型试验,优先集中精力用好一种蓝本,帮助新援尽快融入球队。无论是在赛季开局不顺的时候,还是在下课前连续输球的阶段,兰帕德都在坚持四后卫阵型,联赛第六轮做客老特拉福德是为数不多使用过三中卫体系的比赛。
托莫里的实力不足以在英超豪门打首发,吕迪格状态下滑,兰帕德很快意识到蓝军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员支撑三中卫体系。
【少帅另辟蹊径,混搭风新鲜出炉】
一是球员时代的兰帕德鲜有在三中卫架构内踢球的经历,他之所以会在上赛季尝试三中卫阵型,主要是因为蓝军在防守端的表现屡次刷新了下限,亟需从防守做起来提振士气。坎特受到伤病困扰,中场的防守力量削弱,增加一名中卫是权宜之计。
当年孔蒂所倚仗的多名关键球员或离队、或沦为替补,兰帕德逐渐放弃了三中卫体系。
二是三中卫热潮已逐渐偃旗息鼓,英超排名靠前的球队基本都回到了四后卫架构中,只有狼队和谢菲尔德联等中游球队还在坚持这种体系。在新援不断上车的过程中,当年的冠军阵容被逐渐拆解,大卫-路易斯、摩西和佩德罗离队,吕迪格、马科斯-阿隆索和埃莫森被边缘化,切尔西已经不具备长期坚持三中卫体系的人员储备。
做客老特拉福德,这是兰帕德本赛季唯一使用三中卫架构的比赛。
图赫尔对阵容深度的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现阶段的蓝军需要尽快回到胜利的轨道上来,这就需要依赖于大家都熟悉的阵型架构和富有经验的老将。马科斯-阿隆索、阿兹皮利奎塔和吕迪格回到首发阵容,图赫尔搬出了孔蒂时期的防线,另一位巴西国脚蒂亚戈-席尔瓦成为后场指挥官。防线稳定后,图赫尔选择在中前场加入更多的技术元素,萨里时代的“钻石底座”若日尼奥回归首发,孔蒂时代被用作B计划的无锋阵成为了少帅的首选,而在前场享有较高权限的球员就是兰帕德着力提携的芒特。
兰帕德在执教蓝军后期放弃了三中卫打法,但他提携的芒特却成为了可以驾驭多种打法的前场多面手,成为了图赫尔变阵的钥匙。
前三场比赛结束后,切尔西的防线表现非常稳健,中场的运转也加入佳境,“锋无力”成为了困扰图赫尔的最大难题。邀请图赫尔执教,蓝军高层显然是希望新帅能够激活同样来自德国的维尔纳和哈弗茨。在三中卫架构内,边路通道由边翼卫占据,维尔纳能够更好地来到其熟悉的中肋部活动,做客布拉莫巷,图赫尔又将吉鲁列入首发,创造了与当年RB莱比锡相似的双前锋体系,5000万先生的状态有了明显回升。
坎特时常因为扑抢而失去防守位置。
坎特容易遭到体格出众的对手的碾压。坎特不是单后腰的理想人选,433体系无以为继。
【整体换位打法再现,新蓝军驶向连胜快车道】
作为瓜迪奥拉的忠实信徒,图赫尔在执教多特蒙德时期曾打造了令人目眩神迷的整体换位打法,赢得业界一致好评。彼时,针对格策和莱万多夫斯基相继出走,多特蒙德前场人手众多但缺乏巨星的特点,图赫尔在训练中着力提升球员在压力下控球摆脱的能力,实战中则要求后场球员积极参与进攻,中前场球员要乐于分享球权,不间断地围绕持球人进行跑动,尽可能多地增加出球点来加速体系的运转,避免盲目突破或传中,提升传球速度的同时保证成功率,实现以攻代守的目标。
图赫尔在执教多特蒙德时期主打整体换位战术,球员们不断处于移动填空的状态中,一名球员离开位置后,附近的球员能够迅速进行补位,他们时刻保持对持球人的有效呼应,形成富有层次的站位来拓展球路。
转战法甲之后,图赫尔接手的是一套由巨星领衔的阵容,战术建设工作必然要以核心球员为中心。搁置了“均权”理念,图赫尔通过不断的阵型切换来丰富球队的战术储备,同时提升应付伤病潮和密集赛程的能力。图赫尔并没有过分强调整体足球理念,而是注意围绕核心球员打造战术。在成功地改造内马尔之后,图赫尔进行了一系列阵型试验,提升了大巴黎抵御风险的能力。
执教大巴黎,图赫尔能够放弃一些自己的整体足球理念,转而围绕巨星建队,展现出了不错的调整能力。
图赫尔时代的切尔西与当年(2015-2017)的多特蒙德有着太多相似之处:阿扎尔的离队意味着蓝军已经没有世界级中前场球员,大量天赋不凡但亟需雕琢的年轻球员需要在合适的战术架构中才能茁壮成长,强调技术和意识相结合的整体换位打法就是理想的载体。
强行下底传中,切尔西在兰帕德时代后期已经失去了细化进攻套路的能力。
在图赫尔上任之前,切尔西经常落入了无限传中模式不能自拔。齐耶赫长期伤停,哈弗茨不在状态,兰帕德找不到能够倚仗的10号球员,蓝军的进攻组织粗糙不堪。图赫尔将芒特改造为伪九号,帮助年轻的英格兰中场从繁重的中场防守任务中解脱了出来,成为了推动体系轮转的润滑剂,带有其个人烙印的进攻体系很快建立了起来。
上任后的前两场比赛,图赫尔摆出的阵型架构更接近于传统的意式"三个半"后卫架构,这是比较保守的。
变阵三中卫之后,蓝军阵容深度的优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在芒特和维尔纳周围,图赫尔可以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来择定第三个前场首发名额的归属,重心后置的阵型设置提升了前场试验的容错空间,对一众带有明显“攻强守弱”属性的蓝军攻击手来说都是福音。
以中路带动边路,增加倒三角传中,蓝军的三中卫体系在运转中对空间的利用比较充分。
边路的三角配合,下底后完成倒三角传中,这是符合无锋阵特点的进攻方式。
边翼卫里斯-詹姆斯内收协助两名中前卫控制中场,图赫尔的整体换位理念能够帮助球队始终在有球区域占据优势。
做客布拉莫巷,切尔西的打肋部配合已经非常娴熟,图赫尔的战术理念落地生根。
阿兹皮利奎塔回归首发,蓝军在场上需要这位敢于发声的队长。马科斯-阿隆索和奇尔维尔能分享左翼卫位置的出场时间,前者 “第四前锋”的属性能够成为“小快灵”式锋线有益的补充,后者能够在中锋身边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右翼的奥多伊和里斯-詹姆斯进行轮换,同样能够带来不同的战术元素。
切尔西的人员储备比较殷实,不同的人员组合能够打出不同的进攻风格。
当然,三中卫体系也不是完美无瑕的方案,坎特就成为了这种变化的“受害者”。双中前卫的腰位配置原本是有利于坎特的发挥的,但较之四后卫体系,三中卫/五后卫体系能够随时弹出一人支援中场,对后腰形成支援,这就可以解决中肋部区域的防守问题,法国后腰的战术价值有所削弱。图赫尔对技术型中场的重视溢于言表,坎特在与科瓦契奇和若日尼奥的竞争中优势不大,少帅对哈弗茨的改造同样会挤压他的出场时间。
增加一名中卫之后,三中卫体系能够带来更好的中路防守层次,坎特的战略价值有所降低,图赫尔更加青睐于技术型中场。
坎特在萨里麾下有着不甚成功的8号位体验,图赫尔在上任伊始便指出了法国人是“双6号位”体系的理想人选,但在具体的实战操作中,少帅对控球和移动接应能力的要求可能会对坎特的出场时间产生影响。
小比分完胜热刺,图赫尔的三中卫体系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切尔西前景可期。
【总结】
喜欢竞争文化带来的鞭策力和使命感,能够在锐意进取的过程中完成自我修为的提升,图赫尔的气质与切尔西的传统可谓是相得益彰。一边是渴望赢得更多冠军的“潮牌”少帅,一边是正在谋求以青春风暴之名完成转型的豪门世家,图赫尔与切尔西的牵手对双方而言都是历史性机遇,少帅以具有蓝军DNA的三中卫体系为载体开启筑梦之旅,已经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猫眼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