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国米:铁皮人秒变伊皇,模式进攻炸开热刺防线
时隔6年再回欧冠赛场的国际米兰,在今天凌晨坐镇梅阿查迎战英超劲旅热刺。虽然高压逼抢战术收获了很好地限制效果,但国米还是在逼抢间隙让创造力更强的热刺与埃里克森找到了机会。在落后局面下,国米能在进攻手段较为单调地情况下完成逆转,与伊卡尔迪的射手能力与热刺的高空防守短板息息相关,这也是程式化进攻带来的效果。
详细战报:二弟凌空斩贝西诺补时绝杀 国米2-1逆转热刺
【首发阵容】
国际米兰出场阵容:1-汉达诺维奇;37-什克里尼亚尔、6-德弗里、23-米兰达、18-阿萨莫阿;-8-贝西诺、77-布罗佐维奇;16-波利塔诺(73’-凯塔)、14-纳因戈兰(89’-巴莱罗)、44-佩里西奇(64’-坎德雷瓦);9-伊卡尔迪
替补未出场:27-帕德利、46-贝尔尼、13-拉诺基亚、33-丹布罗西奥
热刺出场阵容:13-沃尔姆;24-奥利耶、6-达文森-桑切斯、5-维尔通亨、33-本戴维斯;19-登贝莱、15-戴尔;11-拉梅拉(73’-温克斯)、23-埃里克森、7-孙兴慜(63’-小卢卡斯);9-凯恩(89’-罗斯)
替补未出场:22-加扎尼加、16-沃克-皮特斯、12-万亚马、18-略伦特
【主动出击,国米用逼抢让比赛陷入均势】
国米与热刺是两支流派不同的球队,斯帕莱蒂治下的国米缺乏组织型前腰却能以前场乱跑冲击与模式下的边路传中去兑现进球,波切蒂诺的热刺则是以压迫冲击去不断拖垮对手。在意甲前四轮比赛中,国米仅仅拿到1胜,球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进攻端的创造力上。意甲虽然节奏并不快,但是各支球队对于防守体系的研究十分精妙,通过个体与整体的协作让国米始终处于阵地战手段较少的局面之中。
因此,在运动能力不如热刺的情况下,国米能在上半场比赛与对手维持场面均势,甚至是限制了热刺的组织进攻并频繁获得二次进攻的机会,侵略性的逼抢跑动是核心关键。
图1:增加压迫,国米用较强幅度的逼抢钳制热刺的组织
这种幅度较大的逼抢,让国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热刺的组织传递,还获得了数次前场断球之后的反击机会。
【埃里克森的轴点作用,热刺瞄准国米高位空档】
此番以4231阵型出击的热刺,因为遭遇到国米的后场压迫,在进攻梳理上并不是很流畅。
皮球无法有效过渡到前场的情况下,孙兴慜拉到边路缺乏配合空间,而埃里克森遭遇严防时球队只能依靠凯恩的回撤来缓解进攻问题。埃里克森与凯恩的连线,一度成为热刺进攻端的亮点。
图2:凯恩与埃里克森成为热刺面对逼抢下进攻的核心关键
随后,组织传递遭遇严密限制的局面随着国米体能的消耗带来的逼抢力度下降逐渐发生了改变:阵地战中国米的442阵型因为消耗较大,已经在高位很难保证逼抢体系的完整性,这让埃里克森不断在高位获得空位接球的机会。
图3:孙兴慜作用效果一般下,埃里克森在高位空位的发挥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国米体能下降的情况下热刺已经开始增加控制权,孙兴慜在边路虽然有本-戴维斯的扯动保护,但是仍难有空间。这种局面下,热刺从高位瞄准国米空档的战术就很有必要:埃里克森利用布罗佐维奇前提、位移后没有盯防他的空档,接球后给凯恩送出了精准地过顶传递。
对于国米来说,高位逼抢虽然能限制热刺的组织传递,但是在后续还是会暴露出体能消耗下的体系松动。
【程式化进攻,伊皇与高空轰炸燃爆梅阿查】
从阵容架构上来看,国米在进攻端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巴莱罗、拉菲尼亚等人的到来,曾被看作是国米增加中场创造力的核心关键。不过,随着纳因戈兰的到来以及未能买断拉菲尼亚,国米的技术化改革道路暂时搁浅。因此,目前的国米依然是一支在边路较为程式化作业的球队:传中。
热刺在下半场比赛中开始增加前提压迫之后,国米的边路进攻一度没有太大的起色。在后续的轮转中,国米增加了边中结合的操作方式,通过中路的分球以及边路的插上制造传中的机会。
图4:由中到边的传中模式,国米在第85分钟扳平比分
从上图可以看到,国米中路强推之后的分边,让阿萨莫阿获得了传中的机会。这时候,凯塔等人往禁区的前插就吸引了热刺的防线,伊卡尔迪在禁区外就获得了射门的机会。
这是伊卡尔迪本场比赛的第一次射门,但是却打出了一脚无解的世界波,直接秒变伊皇。
另外,国米能最后时刻绝杀热刺,与对手高空防守的短板息息相关。此前英超联赛中被沃特福德逆转,热刺就暴露出了定位球防守中的问题。
图5:国米补时阶段利用定位球进攻完成绝杀
【结语】
与连续多个赛季参加欧冠的热刺相比,这支国米在经验上处于下风。球队用逼抢将比赛拖入均势之后,体能的下降给埃里克森在高位留下了作业的空间。落后的局面下,国米用程式化的传中与高空球战术,最终完成了逆转。而且,能从意甲较慢的节奏中完成提速逼抢,可以看出国米在欧冠备战上确实下足了功夫。
(开水没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