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鹏:08年对战梦之队印象最深刻 我打球从不怕担责任
[今日来直播]8月7日讯 2008年北京奥运会,虽然一上来就接连输给了美国和西班牙,但中国男篮还是从死亡小组中杀出重围。10年后,作为那次奥运会的参与球员,王仕鹏告诉新京报记者,信心和凝聚力是球队能够挺进八强的关键。如今,虽然已经告别了篮球赛场,但王仕鹏的篮球路还在继续,他把目光瞄准了青训,希望能培养出一批像他一样的孩子。
勾手 五棵松万人齐唱国歌太震撼
新京报:对于北京奥运会,你个人有什么难忘的记忆?
王仕鹏:第一场对美国队比赛时的入场式吧。当一万多人一起唱国歌时,那种感觉真的是太震撼了。作为一名球员,站在家门口奥运会的赛场上,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我跟很多人都说过,这场比赛是我职业生涯记忆最深刻的一场比赛。不是说比赛打得有多么精彩,而是那种氛围、环境和热情。当我们12个人肩并肩站在场边时,你都不能说是唱国歌了,而是在喊国歌。
新京报:与美国梦之队交手有没有特别的感觉?
王仕鹏:从2006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准备奥运会,每个人对于奥运会是充满期待的。这么说吧,对于我们这样的篮球人,这一辈子能打一次奥运会就是圆满。加上现场球迷的热情,让我们面对任何对手时都能迅速进入状态,并给我们无惧的力量。所以,不管对手是谁,都不会引起我们心理的波动。
新京报:和输给美国队相比,加时输给西班牙队那场比赛更加可惜。
王仕鹏:那场比赛我记得非常清楚。其实也没有特别可惜吧,反倒是通过这两场比赛,给了我们信心上的支持。毕竟,和美国队、西班牙队都能打成这样,我们完全可以给全国球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京报:除了信心,后面比赛中中国队击败德国队的关键是什么?
王仕鹏:我觉得是凝聚力吧。全队为此付出了很多。不仅是奥运会期间的付出,整个奥运周期的备战大家都在努力。奥运会时我膝盖有严重的伤,像大姚(姚明)那几年也是连续的伤病,但每次开准备会的时候,他都跟我们说,哪怕是打断条腿,他也要为国出战。
新京报:所以,信心和凝聚力塑造了那支最近20年最强的中国队?
王仕鹏:不管是我们那支球队还是现在的球队,不能完全用成绩来说谁强谁不强,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为了中国篮球付出了同等的东西。
卡位 两次奥运会都在与伤病斗争
新京报:除了北京奥运会,你还参加了伦敦奥运会。如何评价个人的两次奥运会经历?
王仕鹏:这两次奥运会我都是在与伤病作斗争。伦敦奥运会之前我的腰扭伤了,所以我几乎是在地上睡了一届奥运会。腰有伤,不敢睡软床,只能睡在地上。这么说吧,除了比赛场、训练场、餐厅、理疗室,其他时候我都是在地上。比赛一般都是提前两小时做准备活动,我是提前两个半小时就要用热的药膏把腰上的肌肉给揉开,然后才能去热身训练。
新京报:北京奥运会前,2006年世锦赛你用三分球绝杀了斯洛文尼亚。你有没有想过要是那个球没投进会怎样?
王仕鹏:在我个人篮球生涯里,这并不是一场印象特别深刻的比赛,也没有想过那个球要是没投进会怎样,我这个人打球从来不怕担责任,什么时候球到手里我都敢投敢打,也不怕球投不进,投不进回来再练呗。
不过,反倒是那届比赛让我真正知道篮球该怎么打、一支球队的赛前准备工作该怎么进行。也正是在那届比赛中,和大姚、大郅(王治郅)、阿联(易建联)他们一起,我才知道职业球员该怎么训练、休息。
新京报:转眼间退役也有两年了,当时怎么会在33岁就选择退役呢?
王仕鹏:当时我就觉得应该给俱乐部年轻球员一些位置,我在队的时候也压缩了他们很多的出场时间,影响了一些年轻球员的发展,所以就选择了退下来。
新京报:以你当时的状态,完全可以去其他球队再打几年。
王仕鹏:打球是肯定没问题的,但一样的道理嘛,我要是去其他球队的话,也会影响其他球队年轻队员的发展,压缩他们的出场时间。
新京报:你觉得中国篮坛现在还有像你这种球风和能力的锋卫摇摆人吗?
王仕鹏:不能说有还是没有,这不是我们说出来的,而是需要年轻球员打出来、练出来。我们退下来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机会是平等的,需要他们去努力争取。他们努力也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做自己。